本篇文章1735字,读完约4分钟
毛南族曾被称为毛南族,意思是受苦的民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广西环江县是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数百年来,孤立、贫穷和落后是这片土地无法摆脱的枷锁。
自新一轮反贫困斗争开始以来,毛南山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英里内挂着九个梯子的悬崖切断了幸福之路,饮水困难的山谷涌出了幸福之泉,覆盖着草帽的石头裂缝结出了幸福果实。2020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行列,毛南族脱贫。
南山乡焕然一新
走进环江县咸安乡中南村南昌屯,我看到山上建起了崭新的建筑。树荫下,蜿蜒的石头路通向每个家庭的大门。
南昌村有95户326人,其中大部分是毛南人。五年前,还有另一个场景:池塘散布在村庄周围,其间点缀着菜地,村里的大多数房子都是简单的瓦房。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弘扬毛南族文化,当地政府在保留原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并整合各种资金1000多万元,对南昌屯进行了整治。
环江县仙安乡党委书记秦说,仙安乡98%的人口是毛南族。扶贫以来,在党的政策关怀下,毛南族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下一步,咸安乡将在工业、基础设施、文化、生态等方面下大力气,让毛南族和中国其他民族共同实现小康梦想。
告别望天吃饭的穷窝,搬到县城附近的现代住宅区,成为社区干部。对谭顺全来说,这还不到两年。在搬出去之前,他们一家六口住在仙安镇的古州村,这是一个群山中的贫困村。在大石山区,一块土地被挤出来种植。在旱季,庄稼不能生长,很难等待收获。突如其来的暴雨季节把村民们一年的心血化为乌有。
2018年,这样一个痛苦的日子彻底结束了。谭顺全家境贫寒,他搬出了山区,住在毛南家园安置区一栋120平方米的明亮房子里。有诊所、学校、蔬菜市场等配套设施。那一年,谭顺全一家成功摆脱了贫困。
“十三五”期间,4360户17860人搬迁到环江县扶贫,占全县贫困人口的26.8%,全部搬迁。县水库移民扶贫中心主任谭说,环江县将努力做好移民后续支持工作,使移民后续支持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移民搬迁、稳定致富的目标。
加强工业支持使日子越来越好过
在环江县的青山绿水之间,毛南族到处都在斗争。在夏南乡西苑村,快到中午的时候,刚从街上回来的村民谭秀刚向山里喊了几声。很快,八头牛跑出了山,冲到他身边吃草。
谭秀刚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了村里的养牛人。2016年,他结束了流浪和异地工作的日子,回到家乡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的农业。2019年,由于该县的养牛政策,他获得了5万元贷款,用自筹资金购买了8头牛,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库存有25头奶牛。
50岁的谭江蕙(音译)是咸安县菜门村的一名村民,他年纪轻轻就病倒了,终生残疾。2015年,谭被准确认定为一个贫困家庭,有一张优待证。他不仅享受了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政策保障,还享受了产业奖励和补贴政策,养了6头奶牛。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他学会了砌砖技术,自己改造了旧房子,设计、砌砖、安装门窗,样样精通。2019年,谭摆脱了贫困,脱下了帽子。
目前,环江县143个行政村(社区)都有了新的农业经营实体或产业基地,76个贫困村中每个村都有不少于3个企业家致富,发展了优质稻、蚕、杉木、柑橘、香猪(鸡鸭)、油茶、肉牛等5+2特色产业,覆盖贫困家庭21339户。
奔向更美好的新生活
在船山镇塘湾村的大棚果蔬种植基地,排列整齐的20个大棚非常显眼。村里的第一书记李珊珊正和村民们在棚子里采摘成熟的西红柿,准备第二天把它们运到河池市的社区。我们通过该团体发布消息,社区立即发起了一项集体购买活动。
唐湾村是2018年的一个贫困村。摆脱贫困后,汤湾村继续做好党建+产业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扶贫成效。2019年建立的大棚果蔬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绿色果蔬和特色农产品种植。
环江县农业局局长莫新庄表示,环江县将以造血为中心,撰写行业文章,全力打造三个园区,即拆迁户后续扶贫产业园、贫困家庭后续增收产业园和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稳步增加贫困家庭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表示,环江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群众一定会再接再厉,把扶贫开发作为新的起点,让新的生活更美好,做好文章的后半部分,进一步巩固扶贫开发成果。(记者黄浩明·陈一凡)
来源:央视在线直播
标题:在悬崖上劈开幸福之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扶贫考察
地址:http://www.ynszhpbzjk.net/ysxw/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