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网赤峰9月19日电(记者王亚)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段,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在这里,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在一起。这是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市北部的林西县。
1986年,林西县被确定为首批扶贫开发重点县。32年后,林西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脱下帽子一年后,临西县在脱贫和解决困难的战斗中遥遥领先,现在的情况如何?近日,记者随边疆党旗红旗采访团来到林西县,了解林西在脱贫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
柿子最近长势很好,病虫害以前已经解决了,所以今年我们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村民刘在自己的温室里照料西红柿,并向县农牧局技术指导员赵亚波介绍了西红柿的最新生长情况。
刘,,60岁,林西县十二乡五郎沟村村民。在他搬到大康工业园区之前,他和他的妻子在他家管理着20英亩的土地,主要种植荞麦,每英亩收入约100元,仅在一年内除去成本后,就能赚到1000元。
2018年,在农村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下,刘来到大康工业园区。他不仅有一套50平方米的新住宅,而且还有一个自己的温室。从那时起,他告别了那些住在又旧又危险的建筑里,靠天气吃饭的日子。
当我搬到这里时,公园里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教我们种植西红柿,西红柿比原来的荞麦好得多。现在我一年能挣2万元,这似乎不赚钱,所以我收拾了两个棚子。在刘看来,有了好的政策,这一天就像自家棚里的西红柿一样,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据了解,大康工业园区横跨苏士泰、西山根、十尔图和乌兰沟四个行政村,总投资1.2亿元,规划面积2万亩。它包括设施农业、肉牛养殖、肉羊养殖、蛋鸡养殖、光伏发电、观光采摘等。,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目前,已建成4000亩设施农业、4个养殖小区、3个非公有制企业和9个合作社。
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园区内各机构间沟通协调不畅、基础服务能力不足、养殖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乡镇党委通过注入组织力量,探索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即通过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和服务链,通过整合党建路径有效激活园区发展。
为促进园区更好发展,以党建引领发展为重点,按照行业相似、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功能驱动的原则,共同组建了四个行政村、三个非公有制企业、九个合作社、七个有共同愿景、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的党组织,并于2018年5月成立了石头镇大康工业园区联合党委。
赵雅博所在的县农牧业局是联合党委的成员之一。在统一党委成立之前,赵雅博每次来园区给老百姓提供技术指导,他都得经常依靠乡党委书记谢给石尔图打电话。
过去,该股每周至少需要两次技术指导。那时,我刚刚开始工作,在许多情况下,我不敢贸然给予指导。在做决定之前,我不得不把它发给我的老师讨论。党委成立后,我在自己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使得对接更加方便。我一有空就来,这也有助于提高我的专业技能。
在谢看来,最大的变化就是通话次数。过去,一年打几十个电话,但现在一年打几个电话。对刘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联系的方便。过去,我不得不等待常规的小组教学。现在我有了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我遇到任何问题,我会拍一张照片,打一个电话,并立即解决,打破原来的时间和空之间的限制。
大康工业园区不仅是林西县党建一体化的示范点之一,也是全县党建一体化的缩影。据统计,目前,林西县已建立44个不同类型的党建协会,覆盖492个基层党组织和11300多名党员。党建协会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有效提升了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边疆党旗红旗]联合党委推动内蒙古第一个“无上限”贫困县发展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