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9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与评估方案》,成立了国家级健康中国行动促进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如果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年纲要》是一个总体纲要,那么这些文件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制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7.0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居民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人民健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居民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呈井喷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8%,其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和改善人们的健康,关键是要为每个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医疗保健对人口健康的贡献率不到10%,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最大。环境、锻炼和饮食都会影响健康,如吸烟、饮酒过量、熬夜、不锻炼、暴饮暴食、空空气污染等。一些重点人群需要特别关注,一些慢性病需要规范化管理,一些生活、生态和社会环境需要改善。这意味着改变以往以财力、物力、人力为重点的医疗发展模式,不再以治疗为重点,而是以健康为重点。因此,这次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强调了四个变化:在定位方面,从注重治疗疾病转向注重健康;在策略上,从注重治疗现有疾病转变为注重预防疾病;在主体上,从依靠卫生系统到社会整体联动;在行动上,应努力从宣传和倡导转变为全民参与和个人行动。为实现这四个转变,我们将掀起一场针对慢性病和重点传染病的新时代大众健康革命。
要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我们需要坚持健康与健康并重的理念,供需双方共同努力。《意见》从全面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生命周期健康、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三个方面提出了15项行动,每项行动都明确了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任务。例如,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不仅涉及卫生、环保、水利、土地等部门,还涉及社会力量和个人。只有加强部门合作,将健康纳入各项政策,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努力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支持、个人负责的健康中国实践模式,掀起健康中国建设的热潮。
到2030年,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水平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中国行动给出的总体目标令人振奋。该目标由周期性目标和各种小目标组成,包含在局部评价指标体系中。最近,随着行动蓝图的发布,中国健康人的50项国家标准在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许多人开始鼓励自己不要熬夜,少吃盐,多锻炼。如果你不积累步骤,如果你不旅行数千英里,中国人民每天的健康打卡将是一个健康中国建筑的基石,整个社会将受益于健康中国行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人民评论:让每个人都受益于建设一个健康的中国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jk/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