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5字,读完约8分钟

编者按:7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意见和建议,做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国家财政与发展研究室主任李阳,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理事范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迪,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深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地区或企业的实际情况做了发言。 此外,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等专家学者也就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看法。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时隔两年,习近平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又讨论了什么?此前,李阳、胡鞍钢、谢娣、吴的独家文稿已在《新常态明亮论》发表,而的独家解读文稿则在下文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今年上半年,私人投资名义同比增长率仅为2.8%,比去年底的10.1%低6.2个百分点。私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个百分点。高层官员非常重视私人投资的下降。5月9日,在谈到中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时,当局将私营企业投资的下降列为中国当前经济的第一大风险。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至于私人投资明显下降的原因,现在普遍认为,鼓励私人投资的法律法规不配套、不协调、不落实;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方面难以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融资难;沉重的负担,如税费等。必须承认,这些长期的体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私人资本下降的一些原因。然而,这些原因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存在。为什么私人投资在过去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今年却突然大幅下降?这无法从逻辑上解释。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图为马光远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7月8日,我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就如何稳定民间投资、如何抓住新一轮中国经济面临的战略机遇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明显下降,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分析民间投资下降的原因,以及之前的制度和观念原因。我认为,今年上半年私人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机遇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导致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问题。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有四个关键因素: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一是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缺乏深刻认识,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率、增长势头和产业机会的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对中国经济的思考仍然停留在过去,总是以过去的超高增长模式思考中国经济;第二,面对三个阶段的叠加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波动,舆论夸大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一旦中国经济的一些指标下降,一些国际机构和专家立即唱响空中国经济,频繁地说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并频繁地预测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风暴点。我们可以看到,自今年年初以来,这种空中国经济的论调达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第三,改革并不容易。由于缺乏长远的期望,民营企业家总是担心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会发生变化;第四,从工业角度来看,78%的私人投资集中在制造业。由于整个制造业正处于调整阶段,按照过去的做法,在许多领域都很难赚钱。从商业角度来看,私人资本减少或压缩投资是合理的。此外,在产业困难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热导致大量私人投资进入房地产行业规避风险,一些私人投资出海寻求海外投资机会,这是私人投资下降的具体原因。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基于上述逻辑,笔者认为目前私人投资的下降是合理的。我所担心的是,当我看到数据下降时,我是匆忙的,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信息问题。如果我赶时间,我会通过行政命令和其他方式,人为地调出私人投资数据。另一方面,这一次私人投资的明显下降不一定是件坏事。一方面,它再次提醒我们,按照过去的逻辑和思维,没有创新,许多行业就没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另一方面,这一数据的下降使我们再次认识到私人投资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私人投资的各种困难提供了一个足以聚集最大公分母的共识。应该指出,私人投资的下降不仅有实体经济目前困难的客观原因,而且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缺乏信心,这是由认知层面的误解造成的。私人投资缺乏对中国经济在下一轮面临的新机遇的深刻分析,也缺乏对中国经济长期积极基本面的深入思考。因此,解决信心问题是根本。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尚未结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以往不同。事实上,自金融危机爆发八年以来,全球经济一直在寻找再平衡和新的增长点。美国经济的复苏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劲。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导致欧盟解体,日本经济长期处于深度衰退,这是由全球经济周期决定的。由于缺乏新的突破,全球经济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与全球经济相比,自八年前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在大国经济中的表现一直令人瞩目。即使中国经济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仍然是全球经济稳定的基础,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高估中国经济缺乏基本事实,也不符合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而且,从中国新经济正常化的内涵来看,新正常化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机会时期的结束,而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新常态,并表示新常态下,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弹性好、潜力大、大幅波动空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进趋势没有改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客观事实,但新的机遇更加真实:新常态下,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实际增长仍然可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加稳定,增长势头更加多元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特别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周期恰好是全球新科技革命开始的时候,新科技革命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动力。新常态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不是人的意志所能转移的。理解、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这一大逻辑,过去过于强调挑战和痛苦,而没有探索到足够的机会,这导致了对新常态和供应方结构性改革的许多误读,进而导致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因此,稳定民间投资的关键是稳定民间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稳定信心的关键是有效挖掘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改革下中国经济的新战略机遇,从根本上解决民间投资的信心问题,增强民间投资对改革、中国经济前景和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持的信心。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中国经济的诸多误解再次表明了关注中国特色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融危机的历史证明,每当一场大的全球经济危机或调整发生时,新的经济思想和思潮就会涌现。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了8年,难以摆脱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经济思想没有突破,问题的答案仍在书中。显然,解决金融危机的药方不在现有的教科书中,在现有的经济思想中很难找到人类摆脱危机的答案。意识形态贫困是全球经济仍在危机中挣扎的主要原因。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革命中,中国不仅应该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再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应该在经济思想层面上拥有学术自信。通过中国应对危机的成功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两大理论支柱,总结和实践新的政治经济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从学术和思想层面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提供真正的中国答案。(边肖:民主建国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

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马光远:稳定私人投资的关键在于稳定信心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cj/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