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5字,读完约6分钟
为爱痴狂 为孝坚守
——记绍兴铜雕大师赵秀林/赵芹燕
民国初期,江南绍兴的华舍小镇,湖泊密布,河道纵横,汇头河蜿蜒盘亘,行二桥临江屹立。镇上的人们多以织业为生,又辅以画扇、开店之谋生手段,铜镴业旁逸斜出,小镇古朴而热闹。行二桥的脚下,阿一铜镴店赫然呈现。店主赵六一,逢爷爷六十一岁寿辰出生,遂取下六一此名,阿一铜镴店也顺理成章,由此衍生。这个不显山露水的铜镴店,沧海桑田,历经岁月的洗礼,终成翘楚,独领风骚。它,就是赵秀林铜雕。
铜文化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铜有青铜,紫铜、黄铜等多种颜色。铜虽坚硬,可塑性低,但一旦塑成,经风霜雨雪,恒古不变,是弘扬传统文化不二的承载体。探寻古迹,传承文化,融之以现代元素发扬光大,便是现代铜雕师的历史使命。赵秀林在这条路上已走了很久,虽然年近古稀,仍不甘放弃。阿一铜镴店在赵秀林父亲去世后就偃旗息鼓了,便一旦重拾,便是重生,便有更深彻的领悟更赤热的投入。
铜是厚重之物,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源远流长。而要驾驭它的人,必也是坚定、倔强之人,赵秀林便是。赵秀林话不多,说话干脆利落,不啰嗦。他务过农,做过工,承包过荒山,也干过厨艺工作。因为时代的改变,手工趋向机械,铜雕也被日益边缘化。面对一家的生计问题,赵秀林不得不忍痛割爱,另辟蹊径,将铜雕作了业余的爱好。但那个执念,一直萦绕脑海;那一方青铜,始终盘据心底。
至2000年,下岗潮席卷绍兴,赵秀林不幸也沦为其中一员。一方面是家族手艺传承使命的鞭策,一方面是家庭生存大事的担当,赵秀林也曾斟酌纠结过,有过片刻的踌躇。也许可两者合一,鱼和熊掌兼得,但这在后来看来顺理成章之事,在初始却大有顾此失彼的风险。最后赵秀林破釜沉舟,毅然拾起了祖辈父辈的手艺。他为生活压迫,却不甘它的恣意蹂躏。他要弘扬祖业,他也要给家庭一个美好的前程。
所以,唯有前进,绝不许后退;唯有勤奋刻苦,才能不负众托;唯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能超越别人。认定了,不轻言放弃。只为守住那个初心,他作好了余生所有的准备。
从此沉下了心,与那些冰冷僵硬的铜板铁棒铁锤为伴。闭门不出,潜心钻研。他躬身,右手握锤,左手扶铜,身体长时间的端坐,将自己首先坐成了雕像;眼神专注于那细微之处寸步不移,稍有心猿意马之乱,薄如纸的铜板便有戳穿的风险。耳边是单调而乏味的叮咚声,经久不息,周而复始,在寂静里不绝于耳,余音缭缭。同时萦绕在耳际的,还有他父亲临终的嘱咐:秀林啊,这铜雕手艺可不能在你这里断了啊,你一定要传承,要传承下去啊!
有时候,困难也是契机。幸亏迷路知返,幸亏幡然醒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手艺人,最要耐得了寂寞,经得起诱惑。他们要打磨技艺,也要对抗繁华的俗世,俗世是一个不停招手的勾魂人。在手艺人那里,人生都是缓慢的,容不得半点匆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生只爱一个人。世界再嘈杂,他们的内心,必须是安静的。
于是,一件件作品络绎而来,从伟人头像到名家书法,从江南风情画到文房用品,有气吞山河的,也有风情万千的;还有生活器具,关乎民生走入寻常百姓人家的。赵秀林铜雕涉足范围之广,上到阳春白雪,下至阿里巴人。他结合现代元素,让传统与时尚鱼水相融,古为今用。他的伟人头像,形态气质逼真,音容笑貌如见其人;他的小桥流水小景,波光粼粼,乌蓬船摇曳生姿,铜刚中见曲水之柔,尽显江南水乡之人文风情;他的《兰亭序》,笔锋犀利,笔力抑扬顿挫,浩浩越国风采,跃然铜上;他的西施浣纱,西施体态轻盈,举止从容,旁有闲云野鹤,悠然自立,一副怡然自得的生活景象。他的铜壶铜杯,以优美的形态,曲折的线条,渲染出正身清心的修养圣境。品茶之外苦内甘,方知人生之真谛。而赵秀林的私房作品铜碗筷作为绍兴传统婚嫁嫁妆之物,被绍兴人尤为青睐。它寄寓了长辈对晚辈无限的祝福和期许。那份希望和深情,诠释在铜碗筷身上,丝丝缕缕,淋漓尽致。
赵秀林铜雕馆,于绍兴书圣故里,笔飞弄内,向阳而开。青铜的越王宝剑,集八方之神气,座震一方。
赵秀林,他以锤为笔,以铜为纸,书写了他艰苦而又美妙的人生,为绍兴铜雕业开辟了一片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天地。
对于铜雕的无尽的追逐,缘于兴趣,缘于行孝。对于兴趣,倾其力而为之就是。而对于行孝,更体现于传承。
传承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儿子赵刚毋庸置疑,而且他有着父亲血液中一样的秉性,坚定、执着。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应该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赵秀林。赵秀林的绝处,还在于他能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观念,将两个孙女也领上铜雕的道路。家中时闻叮咚的铁锤之音,这个原本单调而无聊的声音,因为出自孙辈,插上了希望和梦想的翅膀,让赵秀林听来如同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说起两个孙女,赵秀林脸上马上染起笑颜。浅浅的微笑荡漾在清瘦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愉悦。
“大孙女已是一个不小的铜雕直播网红了,粉丝都撑破八万了。小孙女也敲打得有模有样了!”
赵秀林还打破狭隘的家庭观念,开设免费铜雕艺术课,传道授业,将铜雕艺术发扬广大。
晚年的赵秀林仍是勤奋而忙碌的,为铜雕而忙,为传承而忙,为家庭而忙。为家中的小而忙,也为家中的老而忙。他不仅是父亲是爷爷,他还是一位九十多岁老娘的儿子。
“我现在不能出远门了,老娘要时常守着的。”
他以为自己还是挥斥方遒之年,岂不知自己也是古稀之时,也照样不能出远门了。
只是在老娘面前,他还是小儿一枚。偶尔发一个陪老娘喝酒的照片,娘儿俩竟是如同一辙的满足和开心。
无疑,赵秀林是一个孝子。他的孝,在于养家教子,在于服侍守候老娘,更在于恪守祖训,将铜雕事业传承和弘扬光大。
人要远瞻未来,更要守住初心。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到“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从“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绍兴唯一个国家级民间艺术大奖)获得者”,赵秀林其实没瞻望过这些未来,他只是守住了他的初心。
时常有人劝赵秀林,年岁大了,且已后继有人,自己便可悠着点了。赵秀林总是淡淡一笑,笑得不置可否,笑得很是执拗。
“做喜欢的事,是工作也是享受,放不下呵!”
为爱痴狂,无关乎年龄;
为爱痴狂,此情绵绵无尽期;
为孝坚守,此路漫漫修远兮。
来源:央视线
标题:为爱痴狂 为孝坚守 ——记绍兴铜雕大师赵秀林/赵芹燕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cj/7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