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1字,读完约4分钟
3月29日(星期五)晚上,新华社记者在4月1日发布的假落地许可证的谣言在该集团内传播开来。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立即澄清,指出该消息不真实,及时揭穿谣言,防止谣言继续广泛传播。央行也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发出正式信函,请依法查处捏造和发布的虚假信息。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类似行为和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法律后果都值得各方和媒体特别是媒体参与者警惕。
由于媒体有追求热度和流量的偏好,它通常有自娱自乐的善意。根据新华社29日的权威消息,有人猜测,制造这一谣言的人可能为了浑水摸鱼而抬高了某个市场的人气和价格,并借机出货。其他人认为这只是4月1日愚人节之前的一个笑话。
然而,作者认为,无论动机如何,后果都不可低估。如果是主观故意,那么这种行为已经越过了法律的界限。我希望这一次只是一个玩笑,而不是为了利润而故意开玩笑。但即使你是在开玩笑,你也不能拿它开玩笑,而且你还必须承担开玩笑的法律后果。
原因并不复杂。类似的谣言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甚至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
在过去的几年里,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虚假信息的编造和传播事件,有时一条短信就能引起突发的市场震荡。在2013年6月的资金短缺和2015年的股市崩盘期间,市场波动越大,可以看到越多的谣言火上浇油,加剧了市场恐慌、踩踏和风险蔓延,影响非常严重。虽然有些谣言被证明是谣言,但它们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一些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损失了实实在在的资金,甚至威胁到了金融稳定,谣言可能从中获利,趁机获利。
在金融市场,信息太重要了。可以说,信息是金融市场交易的神经。市场主体根据信息进行定价和交易。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和及时、公平、有序的传播是市场公平、公正运行的基石。信息失真和内部信息违法违规是金融犯罪、腐败和寻租的根源,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正义。
因此,我国法律法规严禁编造和传播虚假财务信息。以证券法为例,第78条对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有明确规定,即禁止国家工作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误导性信息。各种媒体传播的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不得误导。
此外,如果这种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大了打击伪造和传播虚假金融信息的力度。例如,根据中国证监会报告的信息,自2016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依法处理了17起相关案件,实施了13起行政处罚,严厉查处了同花顺、曾改雄、曹磊等制作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其中2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调查。
在国际上,这类案件更为典型,处罚也更为严厉。有许多人因为制造虚假财务信息而入狱。
如果3月29日RRR降息的谣言得不到澄清并立即停止,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货币政策事关全局,RRR降息等重大政策措施必然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运行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就当事人而言,他们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自上周五以来已经三天了。虽然降低标准的谣言早已不存在,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相关谣言可以不受惩罚。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应该被容忍,否则谣言将继续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或变得更加大胆。
因此,作者应该真诚善意地提醒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或旁观者也可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应该遵守法律,不要散布谣言和谣言。货币政策的调整绝非小事。会不会是一件小事?有些笑话不能被打开,如果你不注意,你可能会有一个大事件;搅浑水、利用机会获利的想法更糟糕。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方成街评论]提醒金融市场的谣言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cj/3863.html